1. 首页 > 综合百科

武汉长江新城建设进度及规模(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的萧声来回答以上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武汉长江新城的进度和规模(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长江新城生态示意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鞠振)近日,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全国专家评审会在汉召开。会上邀请业内知名院士、专家为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成果“把脉”,以期完善和提高规划质量,为推动长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出席会议。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是武汉的百年大计、伟大事业。前期,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一直由长江新城管委会和市国土规划局牵头。在规划组织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欲将长江新城打造成为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和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的汇报。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立足国际视野、国家任务、区域责任和武汉特色,按照对标雄安新区、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要求,总体规划目标定位和指标体系合理,充分体现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要求。规划内容全面,技术路线明确,成果规范,符合《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要求。专家组同意采纳该方案,并对优化完善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市领导陈瑞峰、汪祥旺,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市政府秘书长刘智慧出席会议。

海拔空航拍长江新城核心区(长江日报图片)

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分为“三步走”

到2025年,示范城市建设框架基本形成。

长江新城的未来如何?

旅行就像科幻电影。

近日,长江新城总体规划通过国家专家组评估,总体规划形成了“2025年沿江、2035年向湖北周边延伸、2050年画龙点睛”的长江新城建设发展序列。即2025年建成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组成的沿江交通走廊;2035年,进一步扩大城市合作区、国际总部区、科研发展区、共享创新区、文化体验区建设;2050年,向东向北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长江新城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1·5·1”的发展目标体系。“1”是把武汉建成未来城市;“5”是成为创新型城市、生态绿色城市、现代化智能城市、国际友好城市、富民城市;“1”是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新城。重点培育智能创新、金融科技、国际交流三大核心功能。

总体规划从组团布局、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格局、蓝绿生态网络、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绘制了“三步走”愿景图。

评审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专家在听取汇报后,认为该方案内容全面、技术路线清晰、成果规范,充分体现了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要求,现场一致通过。

下一步,长江新城管委会、市国土资源规划局将认真研究吸收评估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总体规划,推进规划法制化,为总体规划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三步走”愿景图

第一步

到2025年,示范城市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加强芜湖绿色中心、沿江发展轴、西部发展轴建设。以芜湖为绿色中心,严格控制芜湖-漕湖蓝线,连接水系,增加蓄洪能力,建设城市水库;借鉴弹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威尼斯。研究启动轨道交通20、27号线,打造陈家集、芜湖、阳逻综合交通枢纽;在长江新城建设5G试验基地,实现商用;实施城市光网络工程,建设全球首个全光网络城市。

第二步

到2035年,基本建成创新引领的现代化示范城市。届时,长江新城600米地铁站、岗覆盖率将达60%以上,500米公交站覆盖率达100%,实现全路网绿色公交智能调度。区域内蓝绿空房间占规划面积的65%以上,绿道长度超过400公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100%,清洁能源占比100%。

第三步

到2050年,进一步向北辐射大别山革命老区,沿长江和诸城主轴向东拓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长江新城是大湾区在长江中游的重要引擎。

链接> & gt& gt

30分钟到孝感、天门,3小时到京津冀、长三角。

未来之城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出行模式

作为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和世界未来城市的样板区,长江新城会建成什么样?总体规划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城市的全景。

一小时快速交通圈可达全市。

在区域结构上,长江新城将加快都市圈空结构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环环相通,促进空、铁路、水运、公交、江海直达,打造复合高效交通新格局。构建“双快四网”格局,形成长江新城与周边汽车之都大连空、主城区1小时快速交通圈;与孝感、天门、潜江等周边城市形成30分钟城际交通圈;与合肥、宜昌、南昌形成1小时高铁交通圈;形成与京津冀、成渝、珠三角、长三角零沟通、对外交通畅通的三小时门户圈。

依托芜湖建设城市水库

在生态格局上,突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结构,实现“治水、融绿、润城”。依托芜湖湖、草湖核心水体,建设城市水库,实施上下湖堤防工程;构建完善的河、湖、湖生态系统,打造融入景观的生态雨水管理系统;打造共生绿楔,实施从大别山到木兰山到长江的山、湖、林、河整体保育保护,构建十字生态轴、环城彩林带、纵横蓝绿网、两级通风廊道;传承景观文脉,融合未来模式,形成科研开发、共享创新、商务服务、国际经济、港口自由贸易、生态示范等发展区域。

三个超级转运站满足转运需求

在交通结构上,长江新城将构建适合未来出行的城市交通模式,构建地面与地下空一体化的出行方式。空包括空中轨、空中轨和低空无人机,地面有智能轨道和无人驾驶道路,地下有地铁、地下路网和地下物流。特别是建设慢行公交系统,全程倡导绿色出行。建设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形成一条支线、四条快轨、六条浮轨的格局。重点将形成陈家集、芜湖、阳逻三个超级换乘站,满足市民换乘需求。

智慧新城成为全球亮点

在产业形态上,智慧、低耗、高效的创新经济将成为长江新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长江新城将通过建设全市光网、全球WiFi、千兆家庭接入、智能应用等项目,成为“中心支点、全国聚焦、全球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

来源: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

本文就在这里给你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多多百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atabe.com/zhonghebaike/1058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