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智商的题目(测智商的10个智力题
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的萧声来回答以上问题。很多人不知道这10个智商问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每个人在世界上的成长环境或经历不同,导致想法和智商也不同。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智商低。你想知道你的智商有多高吗?来测试一下吧!看看这10道智商测试题。你能正确地做几个?
智商测试
一个人在森林里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强盗在讨论如何分赃物。劫匪说,如果每人分6块布,还剩5块。如果每人分7块布,就少了8块。请问:有多少强盗?多少块布?
答:这类问题就是我国数学史上著名的盈亏问题。它有一个固定的公式:(盈利+亏损)/差额=人数(单位数)。所以这个问题的算法是:(8+5)/(7-6) = 13(抢匪数),13×6+5=83(布数)。
今天有四个数字。每三个取一个加起来,总和分别是2227和20。这四个数字是什么?
答:如果其中一个数是X,其他三个数很难用X的公式表示,丢番图的方法很巧妙。他设四个数之和为X,那么这四个数分别是X-2X-2X-27和X-20。列方程(X-22)+(X-24)+(X-27)+(X-20)= X . X = 31,31-22=9,31-24=7,31-27=4,31-20=11,即这四个数是11,
东汉末年,有个太守病得很重,吃不下饭,就请华佗给他治病。华佗摸了太守的脉后,没有开药方,也没有用针灸,就悄悄地走了。太守认为他没有受到很好的接待,赶紧送了礼物,邀请他去赴宴。华佗收礼吃酒,就是不开药。10多天过去了,太守让儿子去问华佗。而华佗,带着钱走了,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大骂:“不要脸又太防御,白活了!”但是当太守读到这封信时,他的病好了。
原因是什么?
答:太守看了信,大怒,连连大叫:“抓住他!杀了他!”太守的人分头追了两个时辰,也没抓到华佗。太守又急又气,气喘吁吁,大声咳嗽,吐出一滩黑血。呕吐过后,太守觉得轻松多了。第二天,华佗回来了,把礼物还给主人,并告诉他:“你的病已经根除了。”原来这是华佗让太守吐出淤血的方法。
(nwhoii计算下一个字母)这组字母是一组常用英语单词的第二个字母。你能计算出下一个字母是什么吗?
NWHOII?
答:前六个字母是数字1-6的英文第二个字母,所以下一个字母是e。
佩吉周六花1.30美元买了一些花盆。那天商店正在促销,所有的东西都便宜2美分。她周一按正常价格退货,买了杯子和盘子。因为一个盆的价格等于一个杯子和一个盘子的价格之和,所以她回家的时候多买了16样东西。而且因为每个盘子只值3毛钱,她买的盘子比杯子多了10个。现在我想问你,佩吉在周六用1.30美元能买几个杯子?
答案:佩吉在星期六以每罐13美分的价格买了10罐。周日,她退还了这些罐子,并换上了18个盘子(每个3美分)和8个杯子(每个12美分),总价为1.50美元(她支付了每个15美分)。
这是著名数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难题:你面前有一架长长的梯子。如果你一次走两步,你最终会走一步。如果你一次跨3步,最后你会跨2步。如果你一次跨5步,最后你会跨4步。如果你一次跨6步,最后会跨5步。只有一次跨过7步,才能准确完成,一步也不剩。请计算一下,这个梯子有多少级?
回答:分析能力强的同学可以看出,所需步数应该比6的公倍数(即30的倍数)少1,是7的倍数。所以从258119中找7的倍数就行了。答案很快就是119。
有一天,阿克巴国王在纸上画了一条线,然后对比尔巴说:“不要把这条线剪掉,但是你必须把它缩短,拜托!”这是一个难题,但聪明机智的比尔巴却毫不费力地解决了。
他是怎么解决的?
答:比尔巴立即在那条线下画了一条更长的线,说:“陛下,你看,现在你的一条线比这条线还短。”阿克巴看完无语,因为比尔巴的回答符合国王提出的要求。
如果你有9个乒乓球,你要把它们放在4个袋子里,并且确保每个袋子里都有乒乓球,而且每个袋子里的乒乓球数量是奇数。你能想出办法吗?
回答:第一袋一个,第二袋三个,第三袋五个,然后第四袋放三个装乒乓球的袋子。
妈妈分梨。如果给家里每个人一个梨,还剩下一个梨。如果每人分两个梨,还缺两个梨。那么,家里有几口人,妈妈买了几个梨?
回答:3个人,4个
有十二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其中只有一个与其他十一个重量不同。现在要求用未称重的秤称三次球,找出重量异常的球,知道它比其他十一个球重还是轻。
答案:假设与其他十一个球质量不同的球是一个球,它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其他十一个球。首先将12个球分成两组(每组6个),将天平平衡后分别放在托盘上,A球在重(或轻)的一面;然后将六个球分成两组(每组三个)分别放在托盘上,重(或轻)的球A放在另一边。然后将三个球中的任意两个分别放在托盘上,记下质量关系,再将另一个球与托盘上的球交换,记下质量关系。然后用替换下来的球交换托盘上的另一个球,记下质量和大小的关系。结果大小之间有数学关系。
才能走出来。
本文就在这里给你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多多百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atabe.com/zhonghebaike/105961.html